隨著學校管理者“品牌形象意識”的加強,教育更加關注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,關注學校環境文化的主題定位,關注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,把握學校的文化內涵和校園環境的整體風格。下面,大意象給大家談一談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考慮的因素。
在對校園環境文化進行定位時,需考慮以下因素:
1、根據理念文化確定文化主題
理念文化是寫下的核心與靈魂,是學校進行環境文化建設的文化依據,對校園環境文化的主題定位具有導向作用。在學校確定理念文化之后,在核心文化、“三風一訓”等元素的影響下,環境文化彰顯著學校文化的內涵和特征。
2、借鑒地域文化資源進行主題定位
充分利用地域優勢資源,凝聚并形成切合學校自身特質的文化色彩;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價值,將地域特色文化有機滲透到環境文化主題中,以彰顯學校環境文化特色,讓地域文化這筆精神財富在環境文化的具體創建中得到傳承、發揚、充實和發展。在設計學校環境文化時應該在地區的傳統文化中尋根,將學校環境文化根植于地域的歷史文化,并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,使學校的環境文化呈現鮮明的地域性。
3、汲取歷史文化營養,進行文化主題定位
學校進行環境文化定位,以“尋根”意識引導環境文化建設,將歷史文脈的影響通過具體的建設融入校園環境中,讓學校的歷史文脈延續到學校特有的環境和文化氣質之中,在尊重校園歷史的基礎上,通過環境再創造,協調新舊景觀,讓“生長在那里的建筑物”成為學校環境的一大標志。
4、根據教育發展的要求進行主題定位
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要緊緊圍繞教育功能而設計,體現教育的特點,以適合育人、利于育人、科學育人為原則,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服務。要注重探析校園的含義、教育的隱喻、場所的精神和校園的風格,使校園空間、建筑、庭院和設施所構成的物質文化影響師生的思想、人格、學習、態度和價值
觀。
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,體現著學校辦學理念與師生的價值追求。好的基礎設施是條件,優質的教育教學管理是基礎。本著“環境也能育人”的理念,精心對校園設施進行美化、優化改造,力爭使每一處設施都成為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,都能發揮育人的積極作用。
(本文文字內容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)